What's the answer of the lif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漢語】吐血推薦的刺客信條兄弟會


好吧這貨是純文字版的如果你喜歡動畫版的推薦你去看Zero Puncuations的評測視頻不過他主要說的是多人模式而我這裡要提的是惠及廣大盜版P2P下載黨的離線模式。

如果你喜歡潛入,爆菊,妹紙(或者搞基),爬牆頭,小弟養成,學英語聽力以及是個從英雄無敵成長起來的無可救藥的財迷的話你一定會喜歡這個遊戲——從某種程度上講它簡直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在遊戲裡你繼續扮演AC2裡面那個六根不清淨家裡人都假裝沒他這個人幹什麼都不帶上他以至於連死都不跟他一天死的倒霉孩子挨揍嗷地脫嘞大福輪子真幸運我終於趕在寫這篇東西之前把這小子的名字背了下來好吧我跑題了。

如果你不幸從來沒玩過刺客信條系列,連手機版都沒玩過——Altair編年史那個悲催的亂入畸形不算,我們不討論非made in Ubisoft的內容好吧我又跑題了——的話,我將大致上向你介紹一下:故事的真正主角是一個打醬油的名叫呆死萌的麥子的酒保,他逃家後被天婦羅組織綁架,長相酷似喬幫主的老頭阿不思鄧布利多啊呸我是說壓不死的牙哥表示天婦羅組織正在尋找的失落的iPhone我是說蘋果等等你們難道是某公司嗎當我沒說……而這個蘋果呆死萌的的祖宗似乎知道些什麼順便提一下他祖宗的名字叫二太爺哈喇子我是說拉哈的;說罷就把呆子萌的按在某機器上開始YY他祖宗年輕時候的那點事,而遊戲主要講的就是他YY的內容——因為呆子萌的本人實在是一無是處讓人經常會忘記他的存在以至於不得不讓出手Ubi時不時地強退我們的YY遊戲走過場動畫以提醒我們記住這個被綁架了一個多禮拜連條褲衩都沒換過的廢柴。以上大致上是AC1的內容。

AC2的內容對於即將考慮玩刺客信條兄弟會的兄台而言比較重要,因為主角一樣。話說呆死萌的和長得像草魚的妹紙逃出了蘋果公司我是說天婦羅組織以後結識了新基友繼續YY他祖宗的人生,這次YY的主角有所變化。不同於AC1裡的禁慾主義死傲嬌二太爺,AC2裡的主角挨揍嗷地脫嘞大福輪子徹徹底底就是個渾身上下長滿雞雞和蛋蛋的宛如養雞場一般存在——儘管他有一個世紀好男人的爸爸,一個品行端正頭腦聰明長得也還算比較帥的哥哥,還有一個喜歡收集彩色羽毛的弟弟小明好吧他不叫小明不過叫什麼都一樣因為這些優秀的男子漢們都掛了而他們被抓的時候挨揍這個混球正在爬不知道誰家妹紙的窗戶其實遊戲一開始他就因為爬妹紙窗戶而跟人大打出手在嘴上留下了一道和祖先位置一樣的疤瘌我從來不知道疤瘌這種東西還能遺傳看來我大學沒有學習基因工程果然是個失誤,後來又因為爬妹紙窗戶而被妹紙的把拔追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比不上自己的把拔不要擔心,不是兄弟姐妹中最優秀的也不要緊,因為他們都是為你這個混球墊腳用的——嘛,墊腳石不結實、不質量好一點怎麼行呢~之後挨揍踏上了報仇之旅,還YY了二太爺羅曼史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了蘋果痛扁了胖子當了傳聲筒然後老頭又殺過來眾人繼續逃亡故事就結束啦~

終於到了刺客兄貴會這貨嚴格意義上來講只是AC2的資料片吧喂。兄貴會不管從哪個角度上講都是一個比較有挨揍風格的遊戲。故事發生在挨揍看著被切成一片片的火星妹紙消失之後;挨揍出門就看見了插在地上的桿子,於是二話不說開始擼管,擼著擼著管突然射了,滿屋都亮堂了,然後管開始往回缩,作為金槍不倒翁從生下來一直以為JJ這種器官本來就是朝前長的挨揍顯然沒有見過這種場景於是慌了,拼命擼啊擼啊但是管還是縮回去了。不光管縮回去了,挨揍也跟著陷下去了;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馬里奧蜀黍出現了,跟挨揍淡了一大堆有的沒的遺憾的是當初忘了調音量周圍又比較吵所以沒聽清楚。挨揍從菊花裡爬出來跟著蜀黍回到老家找妹紙做愛做的事情,結果剛做好就被上次放走的胖胖轟炸了導致挨揍連褲子都沒穿就衝了出去好吧其實還是穿了的否則遊戲就變成十八禁遊戲了不是麼;一同玩的好盆友表示突然用一個完全不卡的電腦玩遊戲各種不習慣因此無論如何打不到敵人。打不到不要緊,反正還可以過動畫。挨揍顯然秉承了他在AC2開頭沒起子的光榮傳統,這次又是眼看著馬里奧大叔被殺一起做愛做的事的妹紙被抓自己也在牆頭被打了一槍掉下來——不得不說敵人們還是非常長記性的。挨揍在被城裡的打工農民工蜀黍們當成屍體拖來拖去的時候醒了過來,這時候我們不難發現挨揍那件拉風的黑色刺客裝被永遠的埋葬了……就這樣,後腦勺上梳著紅頭繩小揍揍的挨揍又踏上了接著報仇的旅程~

玩到這裡,大概是怕我們把呆死萌的忘了,Ubi又把我們拽出來讓呆死萌的亂入了一下拉著妹紙爬爬牆頭神馬的;話說回來呆死萌的沒有血槽也就罷了居然還沒有地圖,哥就這麼全憑直覺地過了他的那段劇情……

劇情說太多就沒有意思了,所以現在說說別的。兄貴會的操作基本上和前作持平,秉承著比較簡單的傳統,即使是新手也很容易上手當然如果你非要頂著5格HP從正面衝進敵人中間單挑好幾十號阿兵哥就不是我言辭具有誤導性的責任了雖然你依然有可能贏。遊戲裡可以賺錢,賺了錢可以用來買城裡的店鋪,店鋪可以賣給你東西並且給你賺錢——當然錢多了也不是什麼好事我是說實話但不排除有一些特別喜歡收集錢的財迷不是麼。賺錢的方式有以下幾種:做特定的支線任務;LOOT四散的寶箱;開店鋪幫你賺錢;倒斗(這個其實依然是LOOT寶箱);LOOT被你砍死的屍體(不過你最好動作快點);以及派你的小弟打工幫你賺錢——小弟的事情我們待會再說。在遊戲裡你可以收集的不只是錢,你可以酌情收集裝備和敵人的畫像,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小旗子和彩色的羽毛——我一直很好奇明明AC2裡已經收集了一大堆羽毛恕我直言那些毛都足夠做一整套鴨絨床上用品了為毛還讓我收集羽毛挨揍的馬麻不是已經恢復正常了麼……

遊戲中任務的種類也比較多,大致上有以下幾類:絕對主線任務,也就是劇情上要求你做的;拆塔任務,不主動要求但這也許是你做的最多的一種砍殺任務了,你砍死看塔的老大爺,爬上高塔,在被單上尿尿畫地圖然後把塔付之一炬跳下來,爬出草堆給周圍你所能找得到的所有可以升級的建築升級讓它們給你賺錢好吧賺錢的事情是題外話;拯救平民任務,這個是你擴充小弟的重要來源,通過跑去阿兵哥和“少數別有用心的敵對分子”處打醬油你可以獲得小弟——其中還有妹紙哦~~咳咳……小弟可以幫你幹一些你不願意幹的活,還可以出租出去幫你賺錢;倒斗任務,就是跑到狼頭小黨派的黑窩點去進行一系列爬牆砍人LOOT寶藏的邪惡行徑,成功後你可以得到很多從寶箱裡LOOT到的錢和一個我沒注意看是什麼的捲軸;哩哦納豆的任務,這是好基友哩哦為你提供的一種特殊服務,從事此類任務你需要被派遣到一個祥和的擠滿阿兵哥的小村莊摧毀哩哦不小心太有才了為你的敵人拆死嘞造的最終兵器,每截獲一種你都有機會爬上去爽一把;完全支線任務,如果說前面幾種支線還和挨揍以及整個故事有些關係的話,這種任務和一切都都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為了做任務而做的任務,比如說誰誰的馬麻被抓走了誰誰的阿娜達被抓走了等等;其他任務,由於我嚴格意義上還沒有徹底通關,所以不確定這個究竟是否應該放在完全支線任務裡:你有機會回到挨揍的年輕時代去觀摩一下挨揍是怎麼追妹子的——不管怎樣我很喜歡這個簡單的跟踪+胖揍任務的劇情,尤其喜歡挨揍被妹子甩了以及得到妹子kiss時的表情。

遊戲裡可以使用的資源也很豐富:你可以常規地用刀或者十字弓、袖刃等傳統方式幹掉敵人,也可以召喚小弟代勞——值得一提的是小弟是會死的!不要把小弟當成變形金剛!哥親自帶領小弟全軍覆沒了一會以證實這一點。個人最喜歡的還是使用各種不同的武裝設備完成任務,除了常規的大砲,哩哦的關卡裡特意準備了在博物館裡展示過的那些看起來很如魔似幻的武器來讓你過癮,其中當然還有最著名的飛碟坦克(你也許見過它的草圖),遺憾的是這些武器都不能在未來的戰爭中重複使用,讓人有些意猶未盡。

再補充點tips。

玩到現在主要的感想就是挨揍是一個史上最大冤大頭——他妹紙要開展產業,錢是他出的:結果妹紙當上了老鴇,經營著全裸媽最大的妓院(挨揍和我都忍不住吐槽說“我的錢就是用來幹這個的麼?”不過話說回來挨揍你其實很喜歡這類地方吧你不是說只要佛羅倫薩有一位女性輾轉難眠那都是你的失職嗎現在業務也差不多該擴展到裸媽了吧);為了讓以前的小弟跟自己玩,挨揍出錢造了超豪華的盜賊公會和傭兵工會,而且看樣子這個錢以後也少不了的,正這麼想著的時候我路過了一個貼著牌子的巨大的橋……

哩哦老了也憔悴了,但還是那麼基,那麼萌,那麼激萌激萌的;而且他造的武器真的很不錯,可惜沒有留下來…… :'(

馬基雅維利是女王,對挨揍各種頤指氣使啊頤指氣使;挨揍表示樂在其中。

當看到揍妹紙手拿一柄小刀毫髮無傷氣定神閒地站在一群撲地的全副武裝的阿兵哥中間問挨揍so what並且揍馬麻表示毫不意外的時候個瞬間感到整個世界都離我而去了看著挨揍瞬間寂寥了的臉我彷佛聽到他內心吐槽我了個擦妹紙你原來這麼NB啊馬麻你一直都是知道的嗎難道被蒙在鼓裡的只有我嗎你們怎麼可以這樣隱瞞我啊我還給你們花錢蓋了妓院呢我們真的是一家人嗎嗎嗎嗎嗎嗎嗎妹紙你比我還NB了乾脆你來領導兄貴會我來開妓院好了我很喜歡妓院呀啊啊啊啊啊啊啊……

YY之外的世界比較無趣就不提了總之閒得沒事又沒有網時這的確是一款值得你打到天亮的好遊戲,吐血推薦之。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漢語】為什麼我認為Facebook與Google+是不同的

Google+推出轉眼間已經度過了這麼長時間,在這段時間裡Google陸陸續續地為它增添了或大或小的各種功能並進行了很多細節性修繕。與此同時作為當今互聯網世界sns霸主的Facebook也不甘示弱地緊隨其後,不僅屢次調整自己的界面和信息分享模式,f8開發者大會上更是發布了timeline向初生之犢的Google+迎戰。作為旁觀者的很多用戶們紛紛表示FB正在向G+靠攏,另一派的用戶則稱G+是從模仿FB和Twt開始的;由此對sns發展可能同質化的擔憂產生也在所難免。那麼G+和FB究竟是不是相同的,它們又會不會變成同一種東西呢?私以為,至少從短期來講,這是不會發生的。

G+與FB的“戰爭”不僅僅是爭奪用戶和第三方服務提供者(如開發者)及廣告商的戰爭,也是雙方對於社交網路這一服務的理解產生的不同理念的戰爭。一旦某一方屈服於對方的理念,即使擁有再好的先發優勢也已經為自己敲響了喪鐘。G+與FB外觀上非常相似(尤其是最近,更相似了),但只要對兩者近期的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就會發現,它們並不分享相同的社交網絡服務理念。

用戶們也許發現,Google+服務中的信噪比相對而言比Facebook要低(而且不僅僅因為用戶數量的緣故),且對於某一條分享信息用戶也更加活躍。同樣是分享,Google作為一個工程師思想為主導的公司所注重的信息共享內涵與玩純社交起家的Facebook截然不同。Google的傳統是注重信息和內容本身,並且通過用戶的客觀行為來對信息進行分層從而篩選出對包括用戶、客戶以及Google自己都有用的數據,並使用這些數據進一步對自己的業務進行優化,然後從優化後的服務中進行再次篩選,由此循環遞進以期無限趨近完美。Google的這種習慣體現在Google+上,主要表現為:分享者(在G+上表現為分享信息的用戶,在互聯網業務上表現為Google自身)具有較強的自主性,由分享者決定將何種內容分享給哪些內容接收者;而被分享者(在G+上表現為閱讀信息流的用戶,在互聯網業務上表現為搜尋信息的用戶及廣告提供者)也並非完全被動,他們可以以自己搜尋的內容為標籤,從分享者中盡可能汲取所需的信息,同時為了擴充信息源而拓展關係。G+的運作模式從某種角度上講與Google搜尋服務是趨同的,是一種升級版的搜尋服務;這種高級搜尋中用戶的互動性增強了,由於此時此刻用戶既是分享者又是被分享者,用戶的參與慾望上升:當他們作為分享者時,由於對反饋的渴望,他們更有意圖貢獻對應的被分享者(或潛在被分享者)所希望得到的訊息;當他們作為被分享者時,由於對所需內容的渴望,他們更積極地表現自己的意圖從而增加了反饋的熱情。Google有意圖對自己的信息搜尋服務進行這樣的改良大概也是發現了絕大多數用戶不懂得、也沒有意願使用高級搜索功能這一現象,並且希望情況得到改善所做出的努力吧。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也許可以將Google對社交網路服務的理解歸納如下:用戶使用社交網路服務的本質目的是更容易、更準確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各類訊息,而社交網路服務的優勢在於用戶之間可以自主地對相互之間的需求進行完善;通過引導用戶自覺關注他們所尋找的內容本身,既可以更有效率地滿足用戶需求,又可以收集更客觀真實的用戶意圖,從而使用戶更容易地獲得他們想要得到的信息,還規避了惡意SEO和垃圾訊息的困擾。也就是說,Google通過G+,將其“整合全球信息,讓每個人都可以獲取”的宣言以新方式進行了鞏固,他們並沒有輸掉互聯網之戰,因為選擇sns只是一種新型戰略而並非因為他們向FB的服務模式低頭所做出的妥協。

既然如此,FB最近增添了許多看起來與G+服務頗為相似的功能,我們是否可以認為FB正處於欲對G+取而代之的道路上呢?也不完全如此。

FB上充滿很多頗具家庭氣息的訊息,其比例遠高於G+。一部分是由於FB“歷史悠久”且用戶基數大,另一部分是由於用戶們對FB的定位如此。當然,沒有FB理念在背後的推波助瀾也不會有如此的盛況。FB起家的時候,社交網路服務還處於比較不溫不火的狀態,在那個背景下,FB對社交網路服務的理解毫無疑問是與Google不同的;也正是這種長久以來的不同奠定了其發展基礎,為其帶來了正在面臨的優勢和瓶頸。FB比起注重信息內容的Google,更關注社交活動中的主觀部分,這種關注的對象是一種很基礎的、普通人際交往之中人們都會關注的,如:情緒和人際關係,還有人與人之間互相了解的慾望等等。這種理念驅使著FB將其落實在了其服務以及更新之中,其表現與G+恰恰相反:信息搜尋者(即服務中wall以及profile頁面的閱讀者)佔有主導性,他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獲得幾乎所有的信息;信息提供者()則比較被動,他們很難控制哪些信息即將被公開,更不用說限制可能看到信息的信息搜尋者(或潛在的搜尋者)。比如說從最近的FB更新中可以看出,FB強調的重點是用戶可以如何得知更多的其它用戶的信息——其他用戶在讀什麼?在聽什麼?發布了什麼?“贊”了什麼?玩了什麼遊戲?過去哪些時期的什麼事情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用戶的分享是主觀的,他們以自身為中心分享各種內容。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用戶可能會一個小時接一個小時地翻閱著FB的網站,閱讀其它用戶被動提供的信息的同時自己也提供同樣的信息。FB的隱私設置複雜程度堪比高級搜尋設置,絕大多數用戶都會放棄這種大海撈針一般的繁文冗節,於是信息量便以最大的限度膨脹起來。

根據以上現象的總結我們也許可以推測:FB認為人們之所以難以獲得滿足是由於絕對信息量的不足;一旦信息種類和數量充足,用戶通過自行尋找即可“撞見”自己的需求(Mike“贊”了××××內容,這些內容是你需要的內容嗎?Joe正在聽××××歌曲,你朋友聽的歌你也喜歡聽嗎?)。FB為用戶們養成的信息分享習慣是隨性的,用戶分享幾乎所有內容給幾乎所有人,並且通過這種方式讓用戶成為了全方位的信息源而不是Google打造的“偏向於某種內容的信息源”。因此,FB儘管推出了和G+類似的功能也並不能證明FB正在向Google認輸;他們依然堅持並實踐著自己對社交網路的理解,還會繼續加大其實施的力度。

你可以說Google+注重信息的品質而Facebook在意信息的數量,這兩種觀點會將他們服務之間的差距越推越遠直到其中某一方認輸……或者也許他們可以共存?畢竟戰爭才剛剛開始。



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