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the answer of the lif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漢語】騎牆派——寫在聲討百度文庫的作家們之後

在知道百度文庫肆無忌憚的盜取之後的很久以後,這事似乎終於熱起來了,儘管我嚴重懷疑它根本熱不了多久。對於其中的某些作家,儘管我從來就不是個喜歡落井下石的人,但還是很難讓我激起想尊重他們的慾望。就像很多人已經知道了的,這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所謂的立場,他們總是試圖從別人的嘴裡判斷世界的全貌而幾乎不想試著親自追尋事情的真相;即使終於得到了與自己前言相違背的真相,也鮮有人肯站出來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們當中有一些人只關注別人告訴他們的他們自己的利益,為了這些所謂的利益,他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一片惡戰,而甚至沒有功夫抬起頭看看自己究竟在為什麼戰鬥——況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居然還可以無視顯而易見的事實並強詞奪理。
別誤會,追求利益這種需求從來就不是邪惡的。而且這句話從雙方來講都適用,儘管有些人總喜歡一邊吐槽別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一邊大叫別人從服務中獲利是邪惡的。沒錯,這些人從來就不是什麼尊嚴衛士,維權革命家,他們甚至不是自私自利之徒——因為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利己主義者是很擅長為自己發現並選擇新的獲利渠道的。這些人,我稱他們為騎牆派。
騎牆派是一些人云亦云的群體——他們現在其實依然如此,只是不像以前看起來那麼明顯了;他們擅長使用一些狹隘的邏輯或“新鮮熱辣”的噱頭好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甚至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對追隨者施加影響——讓我們慶幸吧,不少人的頭腦還是清醒的。在開始下一段之前,我想要列舉一點我記憶中騎牆派慣用的把戲。
比較慣用的是“失衡的觀點”;這種伎倆相當有效且隱蔽,因為很多獨立思維人士也是從抨擊社會的黑暗面入手進行自己的推導的;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可以狡猾地把自己隱藏在那些讓人們認為代表社會現實主義的群體之中從而獲得同樣的關注甚至尊敬,隨後在某些時候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自己混亂的觀點灌輸到讀者頭腦中,從而進行誤導。但他們就這樣毫無漏洞嗎?不可能的,只要仔細檢視,依然可以從中找到他們無意中露出的馬腳。一方面他們抨擊著這個社會的不公或罪惡,有時各種尖酸刻薄無所不用其極;另一方面他們卻在從另一個角度勸慰義憤填膺的讀者們像他們一樣接受這個事實,或者把寶押在一些他們剛剛抨擊過的體系的某一個細枝末節上,或者乾脆扯些別的東西,總之很少有人對改善自己現狀有些立場或遠期可能有收效的概念——即使是感性的、主觀的也一樣;他們的論證乍看很有衝擊力,但重複閱讀後會發現其邏輯存在著各種或大火小的矛盾之處(包括我剛才提到的關於利益的那個)。然而有時其邏輯看似無懈可擊,不管讀幾遍都感到越來越有道理——那麼恭喜你你似乎遇到高手了,雖然他也沒什麼立場但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在這種時候,需要做的是停止繼續閱讀,跳出陷阱,從全局邏輯重新整理全文的思維路線,到了這種時候,作者為了迴避過多他補不了的漏洞的手法就會一目了然。沒有多少人是萬事通,何況是騎牆派們這種沒有基本立足點以至於很難建立穩固論證中心並以此對自己的論據進行擴充的類型;那些看似convincing的文章其角度一般都非常狹隘甚至淺薄,即使是從僅討論一個角度的前提來講(沒錯,這是擋箭牌);且其“深入挖掘的原因”通常是停留在最表面的“一級論據”上,而幾乎沒有做後續的探尋,隨手畫個結構圖,這種文段的層次一般很淺,即在“一級論據(最顯而易見且具體的現象)”之後各種通常覆蓋面非常狹窄的(為了縮小bug出現的範圍)不同深度的論證(從這件事的討論到對社會的抨擊到對論據當事人的拓展推論)事實上都是從這一層級上直接平行延伸的,不同層次之間沒有實質上的推導關係,幾乎是將不同深度的問題擺在了平行的關係上。這種結構不同於中心環繞式的邏輯結構,這個看似中心的內容並非全文論證的中心(因為只是一個淺薄的現象,很可能還是很片面的,因為騎牆派一般對論證天平上的兩頭並不存在同等或趨近同等的理解)或真正意義上的行文基石——寫到後來,打擊面越來越偏越來越散,甚至有跑題的嫌疑——當然高手是不會跑題的,他們會及時把話頭收回到狹窄的邏輯通道裡。一句話總結:他們看起來立場鮮明,其實毫無中心。不過,也別太抱怨他們把你弄裡去了,因為他們自己多半就在你邊上躺著呢。
第二種慣用伎倆與第一種看似不同,姑且稱為“偽裝的平衡”。同樣是躲在智者的背後,這次的“躲避點”質量比較高。這種騎牆派們會假裝(或自以為)自己是中庸的,誰有錯我就說誰,你們我都說了,不是因為我弱智,而是因為你們都不好。這些騎牆派很容易被人說成騎牆派,但他們其實更老謀深算。沒錯,一些人說他們是騎牆派,但這些人其實沒有找到準確的打擊點——很容易被反駁為“我這是出於理性,對於所有我認為不對的事物我是同等抨擊的”,從而不光可以起到貶低對手的作用,還可以給自己搞到一個智慧製高點(比道德製高點好用多了,因為人們可以說道德只是相對的,但智商可是絕對的,怎麼篡改也不好使)從而享受儘管人數較少但質量更高的尊敬,他們的影響深度會比第一種更優。他們正是利用了公眾作為集體單位的必然缺陷——絕大多數人都是騎牆派,他們很難分辨出什麼是所謂的“合理的”,也無法區分這個“理”、“合理”在不同條件下意義微妙的變化。中立的人並未沒有立場,中立者的立場是“理”。“理”在很多用法中是相對的,但在另一些之中是絕對的——與時代、文化無關的絕對的同時動態的存在;但要理解“理”的絕對性是很困難的。人們可以很容易地引用一些文字來支持自己的論點說萬物只是相對,絕對性是偏頗的;也很容易利用“絕對性”這一觀點來為自己所誤解的“理”堆砌神壇。騎牆派和中立者的區別很難區分,因為有些時候他們看起來都是沒有明確主張的,另一些時候他們看起來似乎都搖擺不定。事實上真正的中立者的立場是相當堅定的,比很多非中立者更堅定——因為無論怎樣的觀點都是有可能證偽的,而只有“理”是不動的;這是一個“相對運動”的問題,即當周圍的兩組對立觀點者為了維護其觀點而立場不穩時,看起來平衡點本身是運動的。騎牆派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將自己完美地隱藏了起來。這種各打五十大板式誤導很難識破,但也不算無計可施。通常這種搖擺不定的“文章”缺乏一個全面、嚴密而有力的conclusion——因為些作者本人就沒有這個條件能總結得出來。中立者並非永遠沒有傾向,他們多少會傾向於更接近他們立場的方向,或者是在這種搖擺中提出一個新論點來代表自己的立場。基本上沒有人能夠做到完全在各個領域捕捉到“理”之所在,但在某些主題內暫時性地獲得對“理”的理解也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即使並非完全的理解,成為某個方面的中立者也是可能的。騎牆派除了不能拿出令人滿意的總結,分析多比較偏頗狹隘,言語和論據具有嚴重誤導性間歇性夾雜漏洞之外,也通常很難提出一個完整並合理的觀點或建議——是的,能在自身討論主題中參透“理”的人,頭腦當然是清楚到了一定程度(因為這是由智商和思維的敏銳度決定的),他們不會在闡述中心這麼關鍵的事情上糊里糊塗的。
當然,騎牆派不求甚解的誤導法還有很多,都寫出來恐怕可以出書,比如說他們還慣用“糖衣砲彈”,即在抨擊那個自己沒搞明白的倒霉對象之間間歇穿插著一點苦澀的“誇讚”以增加自己的中立性/諷刺性/隨便什麼,隨後立刻用自己的“狹隘邏輯”/“萬用句型”把它套進去貶得更一無是處;他們也喜歡代表別人;或者乾脆偽裝草根。但無論如何,上面提到的所有手法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寫作手段(也許你的托福作文裡面就用了),是作為一個寫手或演講者用來套取輿論支持相當有效的無數手段的冰山一角——而且還僅僅是基礎部分。這些手法的使用也並不是邪惡的,真正讓人不得不表示反對的是我所提到的這些手法的使用者自身的貧乏。沒錯,他們沒有立場;不求甚解;譁眾取寵;自作聰明;對自身也沒有清醒認識;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痛苦的根源所在;不動手也不想動手改善自己的處境;他們通過別人看待這個世界;他們通常喜歡空談卻沒有理想主義者的遠見;他們市儈卻沒有現實主義者的踏實,他們隨風而動,沒有根基;他們總要影響別人還說自己沒想那麼做;他們指引著他們的同類們卻不知道所有人被引向何方;他們和自己高尚的鄰居長得非常相似。不過我不打算抨擊他們,因為他們便是這世界上的大多數們;社會的進步是少數的幾小撮明白人爭奪他們的過程,社會的退步則發生在他們當中的幾小撮人掌握了主導權時。我不想說不是所有人都有權利說出自己想要的。每個人都有權利這麼做,但開口之前……能不能麻煩您先搞明白自己想說什麼?這麼多作家在咆哮,誰是騎牆派呢?我不點名,心中自有褒貶。



P.S.什麼,這篇廢話的標籤裡為什麼有個Google?因為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說百度啊。只是……想起了往事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