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the answer of the lif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漢語】為什麼我認為Facebook與Google+是不同的

Google+推出轉眼間已經度過了這麼長時間,在這段時間裡Google陸陸續續地為它增添了或大或小的各種功能並進行了很多細節性修繕。與此同時作為當今互聯網世界sns霸主的Facebook也不甘示弱地緊隨其後,不僅屢次調整自己的界面和信息分享模式,f8開發者大會上更是發布了timeline向初生之犢的Google+迎戰。作為旁觀者的很多用戶們紛紛表示FB正在向G+靠攏,另一派的用戶則稱G+是從模仿FB和Twt開始的;由此對sns發展可能同質化的擔憂產生也在所難免。那麼G+和FB究竟是不是相同的,它們又會不會變成同一種東西呢?私以為,至少從短期來講,這是不會發生的。

G+與FB的“戰爭”不僅僅是爭奪用戶和第三方服務提供者(如開發者)及廣告商的戰爭,也是雙方對於社交網路這一服務的理解產生的不同理念的戰爭。一旦某一方屈服於對方的理念,即使擁有再好的先發優勢也已經為自己敲響了喪鐘。G+與FB外觀上非常相似(尤其是最近,更相似了),但只要對兩者近期的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就會發現,它們並不分享相同的社交網絡服務理念。

用戶們也許發現,Google+服務中的信噪比相對而言比Facebook要低(而且不僅僅因為用戶數量的緣故),且對於某一條分享信息用戶也更加活躍。同樣是分享,Google作為一個工程師思想為主導的公司所注重的信息共享內涵與玩純社交起家的Facebook截然不同。Google的傳統是注重信息和內容本身,並且通過用戶的客觀行為來對信息進行分層從而篩選出對包括用戶、客戶以及Google自己都有用的數據,並使用這些數據進一步對自己的業務進行優化,然後從優化後的服務中進行再次篩選,由此循環遞進以期無限趨近完美。Google的這種習慣體現在Google+上,主要表現為:分享者(在G+上表現為分享信息的用戶,在互聯網業務上表現為Google自身)具有較強的自主性,由分享者決定將何種內容分享給哪些內容接收者;而被分享者(在G+上表現為閱讀信息流的用戶,在互聯網業務上表現為搜尋信息的用戶及廣告提供者)也並非完全被動,他們可以以自己搜尋的內容為標籤,從分享者中盡可能汲取所需的信息,同時為了擴充信息源而拓展關係。G+的運作模式從某種角度上講與Google搜尋服務是趨同的,是一種升級版的搜尋服務;這種高級搜尋中用戶的互動性增強了,由於此時此刻用戶既是分享者又是被分享者,用戶的參與慾望上升:當他們作為分享者時,由於對反饋的渴望,他們更有意圖貢獻對應的被分享者(或潛在被分享者)所希望得到的訊息;當他們作為被分享者時,由於對所需內容的渴望,他們更積極地表現自己的意圖從而增加了反饋的熱情。Google有意圖對自己的信息搜尋服務進行這樣的改良大概也是發現了絕大多數用戶不懂得、也沒有意願使用高級搜索功能這一現象,並且希望情況得到改善所做出的努力吧。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也許可以將Google對社交網路服務的理解歸納如下:用戶使用社交網路服務的本質目的是更容易、更準確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各類訊息,而社交網路服務的優勢在於用戶之間可以自主地對相互之間的需求進行完善;通過引導用戶自覺關注他們所尋找的內容本身,既可以更有效率地滿足用戶需求,又可以收集更客觀真實的用戶意圖,從而使用戶更容易地獲得他們想要得到的信息,還規避了惡意SEO和垃圾訊息的困擾。也就是說,Google通過G+,將其“整合全球信息,讓每個人都可以獲取”的宣言以新方式進行了鞏固,他們並沒有輸掉互聯網之戰,因為選擇sns只是一種新型戰略而並非因為他們向FB的服務模式低頭所做出的妥協。

既然如此,FB最近增添了許多看起來與G+服務頗為相似的功能,我們是否可以認為FB正處於欲對G+取而代之的道路上呢?也不完全如此。

FB上充滿很多頗具家庭氣息的訊息,其比例遠高於G+。一部分是由於FB“歷史悠久”且用戶基數大,另一部分是由於用戶們對FB的定位如此。當然,沒有FB理念在背後的推波助瀾也不會有如此的盛況。FB起家的時候,社交網路服務還處於比較不溫不火的狀態,在那個背景下,FB對社交網路服務的理解毫無疑問是與Google不同的;也正是這種長久以來的不同奠定了其發展基礎,為其帶來了正在面臨的優勢和瓶頸。FB比起注重信息內容的Google,更關注社交活動中的主觀部分,這種關注的對象是一種很基礎的、普通人際交往之中人們都會關注的,如:情緒和人際關係,還有人與人之間互相了解的慾望等等。這種理念驅使著FB將其落實在了其服務以及更新之中,其表現與G+恰恰相反:信息搜尋者(即服務中wall以及profile頁面的閱讀者)佔有主導性,他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獲得幾乎所有的信息;信息提供者()則比較被動,他們很難控制哪些信息即將被公開,更不用說限制可能看到信息的信息搜尋者(或潛在的搜尋者)。比如說從最近的FB更新中可以看出,FB強調的重點是用戶可以如何得知更多的其它用戶的信息——其他用戶在讀什麼?在聽什麼?發布了什麼?“贊”了什麼?玩了什麼遊戲?過去哪些時期的什麼事情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用戶的分享是主觀的,他們以自身為中心分享各種內容。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用戶可能會一個小時接一個小時地翻閱著FB的網站,閱讀其它用戶被動提供的信息的同時自己也提供同樣的信息。FB的隱私設置複雜程度堪比高級搜尋設置,絕大多數用戶都會放棄這種大海撈針一般的繁文冗節,於是信息量便以最大的限度膨脹起來。

根據以上現象的總結我們也許可以推測:FB認為人們之所以難以獲得滿足是由於絕對信息量的不足;一旦信息種類和數量充足,用戶通過自行尋找即可“撞見”自己的需求(Mike“贊”了××××內容,這些內容是你需要的內容嗎?Joe正在聽××××歌曲,你朋友聽的歌你也喜歡聽嗎?)。FB為用戶們養成的信息分享習慣是隨性的,用戶分享幾乎所有內容給幾乎所有人,並且通過這種方式讓用戶成為了全方位的信息源而不是Google打造的“偏向於某種內容的信息源”。因此,FB儘管推出了和G+類似的功能也並不能證明FB正在向Google認輸;他們依然堅持並實踐著自己對社交網路的理解,還會繼續加大其實施的力度。

你可以說Google+注重信息的品質而Facebook在意信息的數量,這兩種觀點會將他們服務之間的差距越推越遠直到其中某一方認輸……或者也許他們可以共存?畢竟戰爭才剛剛開始。



你怎麼看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